2024年7月19日上午,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罗宏才教授作为项目授课专家接受西安外国语大学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新时代对外文艺交流组织实施人才培训”项目组专访。
罗宏才教授结合自身数十年文物保护与管理以及策展实践经验,从眼界的不同、知识结构的局限与技术的差异等维度比较了不同时期中国文艺策展实践的具体差别,提出要重视梳理过往经验,自觉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罗宏才教授指出,要根据新时代策展新语境,扎实把握更先进的理论、运用更多元的方法、采取更前沿的技术,持比较视野,实现对过往展览展示的超越,实现策展的预期目标。罗宏才教授认为,策展人要具备交流与沟通意识,积极培育将实践经验提炼为知识理论的能力,要善于沟通,勤于总结,通过交流以扩展知识与经验视野,从而深化衍生出区别于单一展览的多元主题,实现从表层到内部,从单调到多样的转变,这就是策展实践出现的新变化,实现这种转变与不断更新自我知识体系的能力也成为了新时代策展人应有的素质。
之后,罗宏才教授以西安为例,讨论了从早期“长安与罗马”文化主题策展实践的直接表达,到后来以跨文化视域为表征的长安和罗马、甚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展览展示规划的多元展现,在这一转变中,考虑的视野更大了、涉及的地域更广了、展示的角度更多了,这正是时代赋予的魅力。同时,罗宏才教授结合早期策展人的案例,说明策展群体与城市地域文化难以忽视的密切联系,城市地域文化是承揽一切文艺项目任务的原点,要以此为基,辐射远方,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例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就是在背靠西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坚持全国“一盘棋”,与国家总体战略同步的基础上将对外文艺交流与传播推向纵深的生动实践。
最后,罗宏才教授认为,西安外国语大学成功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这不仅是重大科研成果“量”的增长,更展现了语言类大学艺术学院在办学中独特的教育与科研理念,对新时代对外文艺交流组织实施工作“质”的提升发挥了积极效用,能够利用语言优势将策展工作推向新的平台,在新时代对外文艺传播场域中发挥特色传媒优势。针对相关的文艺交流与传播问题,罗宏才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建议在内容选择的角度上继续扩展,关注院团类艺术传播,如针对当前秦腔院团中人员年龄构成结构的变化,尝试探索相关项目申报的可能性,逐步构建完整有序、特色鲜明、种类齐全、效益良好的传承体系,开辟陕西文艺传播特色路径,推动陕西文化艺术更好地“走出去”。
(图文:梁睿毓、陈浩 审核: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