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6日下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结合当前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艺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组织戏剧影视文学、表演专业部分党员师生观看庆祝建党百年影视作品《柳青》,跟着电影学党史。
电影改编自刘可风的传记文学《柳青传》,讲述了共产党员柳青同志辉煌而传奇的一生。电影从柳青决心创作,扎根陕西长安皇甫村着笔,以时代发展为脉络,向观众缓缓展开了他深入群众,扎根人民,与公社社员一同劳动生活,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在农村新局面的故事。同时反映了他深入生活创作长篇小说《创业史》的感人故事。作为一部传记电影,《柳青》无论是从人物刻画、情节创作、场景表现等方面,都做到了还原历史真实,还与艺术表达相兼容,呈现了一部制作水平精良的佳作。
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如何创作出富有时代内涵,表达时代精神的作品是我们长久以来讨论的命题。“要想写作,就要先生活,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要先塑造自己。”这是柳青同志的创作态度,同时也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启示。只有贴近生活,感悟生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真实反映群众需求和时代变化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民族声音。
观影结束后,表演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师生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畅谈感想,大家谈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应当继承柳青先生的精神,深入生活、扎根基层,了解当前的社会主旋律,努力创作出更好的作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部分师生观后感:
张勤宝 戏剧影视文学教研室主任
今天看了电影《柳青》,为柳青舍弃城市生活,扎根农村创作长篇史诗小说《创业史》的精神感动,作为一位文坛巨匠,他留给了大家很多的精神财富。在艺术创作中,只有熟悉人民的生活,描写人民的生活,作品才能经得起考验,这一创作理念也深深的影响了很多后来的作家,很多作家正是继承了这一创作方法,才写出了更多的作品。同时也要学习柳青的奉献精神,指引我们不断前进。
李家泽 2018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
在人物塑造上,电影通过视听语言将独具特色的陕西方言和不同人物的举止行为、外貌着装等进行影视化的展现,塑造出了一个个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角色形象。柳青不仅仅是来到农村生活,他将自己的根、自己的命都扎在了农村;他不仅仅来到农村体验风土人情,更是将自己与农民联系在一起,感农民所感,伤农民所伤,将“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刻进自己的心里。一个鲜明的柳青形象豁然出现在荧幕上。
孙嘉良 2019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
作家柳青怀着对土地和人民的热爱,为了写出最真实的农村生活,放弃城市的优越待遇,居家落户陕西长安皇甫村的一所破庙里,他参与农业合作社创办,和公社社员一起劳动生活,甘苦同享、患难与共,其中的事迹十分感人。影片不仅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位优秀的作家,更向我们展示了一名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信仰,展现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一名大学生,一名艺术专业的学生,更能感觉到身上的重任,作家柳青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他愿意扎根生活、反映百姓生活的品质值得我们传承。在今后的创作当中,我也会不断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李思哲 2020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
艺术源于生活,但却高于生活。一代作家柳青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艺术创作,一入村舍关怀民众,扎根农田,贴近农民,剃发耕耘。艺术的创作源于生活,柳青将这句话发扬到极致,为创作《创业史》一书,他深深扎根农村10余年,得以深入了解到了农村人民的生活。真正为艺术而奉献自我者,柳青是共产党员的榜样,更是每一名艺术创作者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