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学术科研

专家授课系列报道四|张犁《涉外展览展示设计与典型案例分析》

发布于:2024-07-20

01

专家授课

2024年7月18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新时代对外文艺交流组织实施人才培训”项目理论课《涉外展览展示设计与典型案例分析》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雁塔校区图书馆报告厅顺利开课,由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张犁教授主讲。课前,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项目负责人李杰对授课专家张犁教授和课程设置的背景向学员作以介绍。

授课中,张犁教授从涉外展览展示设计基础概念、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中国文艺策展、实践案例展示三个角度层层深入,透视涉外展览展示设计与典型案例之课题。在涉外展览展示设计基础概念的勘定上,张犁教授依据涉外展览理念的传统定义,在厘清基本概念路径的前提下启出新时代涉外展览展示设计基本原则,要在明确展览功能性的基础上兼顾美学性、创新性与人性化原则。在展览展示空间规划与布局上,张犁教授辨析了空间设定的不同类型、流线设计以及与之配套的布局策略,剖示了各自的优缺点与其他相关的注意事项。基于国别文化间的差异,张犁教授提醒学员要注意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审美观与风俗习惯,在因地制宜、一区一策实施策展实践的同时坚守中华文化本位,以平等、开放的心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面对数智时代的策展语境,张犁教授选取国际流行的极简主义与设计展示以及多媒体与互动技术融合实例,呼吁学员及时关注前沿策展实施方法,将新兴技术融入策展实践,将声光电等设备优势与展品内蕴之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在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中国文艺策展板块,张犁教授从国家政策高度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需求角度出发,指出涉外策展实践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宝贵契机,新时代策展人应自觉担负起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神圣使命,在符号表征上发力的同时更应将文化的深层内涵呈现出来,加深中国形象海外接受的深度、广度、准确度。张犁教授区分了中华文化交流类展览的主要类型,阐明了涉外策展需着重关注的文化背景、生活界面、思维方式、情感关照等多维差异,在关注中国文化表达的同时要灵活应对全球语境的变化,积极探索文化传达的多样化手段。

在实际案例展示部分,张犁教授结合亲身策展实践经验与策展规划典型案例,从展览主题的拟定、展览布局的规划到展览策划书的写作,与学员深入探讨了涉外展览展示策划的具体细节,涉及场地预订与时间安排、资金配置与预算计划、视觉设计与推广宣发、布设场馆与在地执行、信息传达与沟通交流、嘉宾邀请与活动组织、内容审核与资源把关等诸多方面。最后,张犁教授祝愿学员们享受培训过程、夯实专业基础、开阔国际视野以完成一套富有中华文化特色、具备创新意识、有时代感且可落地的展览策划实施方案,创作出符合预期的优秀成果。

课程结束后,学员与张犁教授就课程讲授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气氛活跃且富有成效。最后,学员与张犁教授合影留念,课程在学员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02

学员心得

霍东泽/西安培华学院 讲师:

通过今天学习西安美院张犁老师的《涉外展览展示设计与典型案例分析》课程,我深入理解了涉外展览的概念及设计原则,了解到中国文旅部的相关政策,明晰了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差异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可能存在的很多不可掌控因素,需要更细致和缜密的组织和策划能力,尤其是对于语言沟通,邀请当地专家团队还有相关政府部门的合作尤为重要。张老师分享的经典案例,如“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的历史重构”“中法文化节”等,使我对展览的综合性、多维性、空间类型、视觉传达、科学性与环保意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知识对我今后从事涉外展览设计与策划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有效提升将来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的策展能力和文化传播的精准性。

 

高原/西安欧亚学院 讲师:

西安美术学院张犁教授从参与“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的历史重构”展览的有趣经历开始,为大家讲授了涉外展览展示设计基本概念、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中国文艺策展的要求及形式,最后结合自己近些年涉外策展的工作案例展示了针对不同的文化交流需求,如何通过艺术展览的方式塑造一个更有吸引力的中国形象。张教授的讲述为我们带来了系统性的策展思路启发,然而每场展览从最初构想到最终实现都必须面对更为具体的语境挑战,这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在文化交流中,展览策划及设计呈现的重要性以及艺术展览对于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

 

(图文:梁睿毓、陈浩  审核: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