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生工作

“你好,榜样”|艺院优秀学生榜样风采—石涵喆

发布于:2023-12-04

 

 

undefined

石涵喆,中共党员,艺术学院分团委学生副书记,戏剧影视文学2001班团支书,现已推免至厦门大学。在校就读期间,专业成绩排名第一,绩点4.26/5。荣获军训优秀学员、三好学生暨二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暨二等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少数民族优秀学生;获得中国好创意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主持一项省级大创项目,参与一项国家级大创项目。论文《悲情美学下第三空间构建的平衡与失衡——台湾新电影运动(1982--1990)与后海角时代前期(2008——2016)他者身份的重塑》入选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四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参与“南风窗·调研中国”全国青年公益领导力计划,获得“全国最受欢迎课题奖”。

 

 

心之所向,行之所至

 

目标是前进道路的指明灯,激励一代代青年不负韶华、逐梦前行。即使会有崎岖与险滩,只要心中有光,眼里有爱,平凡中造就不平凡的坚持,那盏灯同样可以照亮前行的路。

初到西外,石涵喆就明白学好语言是一项扎实的基本功,不可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也不可今朝有酒今朝醉,在本科阶段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便是她目标的起点。要实现晋级的终极目标,需要把它分化成若干切实可行的小目标:从单词到语法再到阅读,从日计划到周安排再到月动态;循序渐进踏踏实实的去落实点滴细节,才能达成小目标实现大目标。

undefined

  

学习专业学习方面,石涵喆也有自己的诀窍。课前预习以适应老师所讲内容,课上抓重点记笔记,课后逐一梳理形成系统性的知识脉络,三者缺一不可。在《电影理论》课程学习初期,复杂抽象的概念成为她的困扰,正是复盘总结的习惯助她破除困境。后来,随着学习和思考的不断深入与阅片量的增多,她每每再与这些文字心灵触碰时,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更加深了她对电影的热爱与执着。适合自身的目标与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相得益彰,是受用一生的锦囊。

 

 

undefined

学有所思,用有所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石涵喆对于自己专业有着独到的见解,学习理论、思考片段、而后付诸实践;实际运用、思索过程、再回归理论。看似单调重复的环节,实则内涵丰富。正是这样扎实的沉淀、独特的见解和不服输的韧劲,成为她成长路上的助推器。参与大创项目《秦灵佣蕴——数字艺术助力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时的情景令她受益匪浅,头脑风暴、根因分析,一次次的辩论、一回回的模拟......访谈不尽人意重头再来,方案落实偏差反复调整。所幸努力终有回馈,项目完美收官是那最甜美的果实。团队的力量,热情的鼓励,不言弃的精神,令她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信心满满,羽翼渐丰。

 

undefined

推免之旅是她的又一次冒险,漫长且充满期待。在保研夏令营中经历激情与挑战,令她明白山外有山的差距只有勤奋能达。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共同切磋、互动交流的过程,让她看到自身的差距与不足,更懂得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于是,她把接下来的学习当做新的起点,广泛阅读中外名著、继续提高观赏影片的质量,为更高的目标不懈努力。 

 

 

undefined

感则所爱,悟则所进

 

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是石涵喆的起点,这里的老师、同学陪伴她度过了难忘的大学时光。她对自己的母校包含感恩,学院给了她展示自我的舞台,良师授予她谆谆教诲,同学们对她信任包容,这份温暖将会与她相随,激励她继续前行。她作为一名党员和学生干部,也一直努力发挥纽带作用,积极组织各项活动,增强学生群体凝聚力,在工作学习中不断提升、丰富自己。

 

undefined

志愿者,也是石涵喆饱有的精神力量,在艺路阳光志愿者队担任志愿者期间,她前往角声儿童服务中心为小朋友们辅导功课,讲解文学、戏剧相关知识。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文化的传承,爱心与智慧的传递。用一束光,去温暖整个世界,是她对志愿服务精神的理,更是她为之追求的真谛。在参与“调研中国”活动时,她和同学们一起深入天津进行考察,更加直观的了解社会现实,锻炼了她在复杂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活动是她逐寻求自我的价值途径,也是她作为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

undefined

学姐寄语

 

学弟学妹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春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是党中央对青年一代的殷殷重托。让我们脚踏实地、朝气奋发、既要有星辰大海的梦想,也要有敢做敢为的拼劲。携手同行、并肩努力、彰显风华正茂的青春本色。

(图文:石涵喆;审核:梅林竹)